? 中文繁体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RSS订阅 | 邮件系统
?
首页
>> 民族知识 >> 民族自治地方 >> 民族自治县、旗 >> 吉林
伊通满族自治县
日期: 2012-07-13 浏览次数: 来源: 伊通满族自治县网站 字号:[ ]

  地理位置  伊通位于吉林省中部,伊通河上游,省会长春市南面,东与长春市双阳区、东南与磐石市接壤,南接东丰、东辽二县,西南与梨树县为邻,西南西北面与公主岭市接界,北与长春市郊区毗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24°49'~125°46',北纬43°3'~43°38'。县城伊通镇位于县区中部伊通河沿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25°17',北纬43°21',距省会长春市48公里。全境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66公里,幅员面积2523平方公里,约占四平地区幅员面积14080平方公里的17.9%;约占吉林省总面积187400平方公里的1.35%。

  历史沿革   1945年“八·一五”东北光复,中国共产党收复伊通,建立通阳县民主联合政府;1946年3月15日,撤销通阳县,恢复伊通县和双阳县;1946年5月20日,国民党占领伊通,伊通县政府转移辉南县境内;1947年10月1日伊通县解放,伊通县政府迁回伊通县城,隶属吉林省;1956年11月,伊通县为公主岭专员公署所辖;1958年为四平专员公署所辖;1983年8月为四平市所辖;1985年2月为公主岭市所辖,同年12月复归四平市所辖;1988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伊通县,设立伊通满族自治县,隶属四平市。

  地形地貌  伊通地处长白山脉向松辽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东南部和西北部分属吉林哈达岭余脉和大黑山脉,多为连绵起伏的低山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60.8%。境内最高点为河源镇青顶山,海拔611米。 中部、西部为伊通河与东辽河的冲积平原和侵蚀台地,地势大致由南向北倾斜。境内地貌按成因和形态可分为构造剥蚀低山、剥蚀丘陵、波状台地、山前倾斜台地、河谷平原和火山地貌6中类型。

  人口民族  2010年底,全县总户数157132户,总人口481998人,其中男性247137人,女性234861人,男女比例为105:100;全县共有1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9.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40.5%。其中,满族18.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38.7%;回族6026人,占人口总数1.3%;朝鲜族1784人,占人口总数0.4%。还有蒙古族、锡伯族、瑶族、苗族、门巴族、白族、壮族、土家族、高山族、彝族。

  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5.5℃,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2.7℃,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17.1℃,年较差为39.8℃。极端最高气温35.5℃,出现在1972年7月18日;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0. 2℃,出现在1970年1月4日。11月中旬封冻,5 月中旬化通,最大冻土深度达160厘米。无霜期仅为138天。全县年平均降水量为651.7毫米。 降水的年变率为18.5%。一年四季降水不均衡,春季降水91.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4.4%。夏季降水414.1毫米, 占全年降水量的66.2%。秋季降水10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6.9%。冬季降水(雪)14.4毫米,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5%。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18900千卡/平方厘米。

  土地资源  全县耕地面积129599公顷,占幅员面积的51.3%。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33公顷。林地82888公顷,占幅员面积的32.8%。牧草地517公顷,占幅员面积的0.0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5753公顷,占幅员面积的6.2%。居民及工矿用地12796公顷,占幅员面积的5.1%。交通道路用地709公顷,占幅员面积的0.28%。园地1459公顷,占幅员面积的0.6%。未利用的土地8862公顷,占幅员面积的3.7%。

  森林资源  伊通属于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森林覆盖率为 27.7%。立木蓄积量为355万立方米。乔木主要有柞、山杨、椴、山榆、曲柳、山槐、桦等;灌木有榛、胡枝子、山玫瑰等。针叶树以落叶松为最多。柞树为本县分布面积最广、蓄积量最多的树种。椴树和胡枝子是蜜源植物,山区多有分布,是养蜂业必不可缺的资源。胡枝子还是良好的编织原料。全县人工林面积29873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36%,树种以落叶松为主。

  矿产资源  伊通境内金属、非金属矿藏均有储藏。已发现的有金、银、铜、铁、铅、锌、硫铁、硅石、萤石、石灰石、麦饭石、硅灰石、玄武岩、膨润土、高岭土、粘土、煤、石油、天然气、矿泉水等30余种,矿产地200余处。

  水资源  全县水资源总计3.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径流量2.5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1.16亿立方米,年人均水占有量580立方米,耕地年亩均水量153立方米。全县有河流128条,分属松花江、辽河两个水系,跨东辽河、饮马河、辉发河三个流域。较大河流有伊通河、孤山河等。伊通河为县内最大河流,境内全长77.8公里。发源于县境南部青顶子山北麓,由渗出泉集流而成。流向由南而北。河上建有寿山水库。伊通河过营城子镇,有杂木河、西苇河等先后流入,过县城后进入平原地带,先后接纳了干沟子河、双庙子河等支流。干流在马鞍山镇的赵家屯东流出县境,进入长春市郊区,向北流入新立城水库。从县城至新立城水库一段为中游。全县有中型水库(库容在千万立方米以上,1亿立方米以下)4座。

  野生动植物资源  兽类有狼、狐、狸、狍子、貉子、灰鼠、松鼠、香鼠、鼬、刺猬、野兔等;禽类主要有环颈雉、沙斑鸡、鹌鹑、大山雀、苏雀、麻雀、铁雀、斑鸠、啄木鸟、布谷鸟、喜鹊、乌鸦、燕子、野鸭等;鱼类有鲤鱼、鲫鱼、鲢鱼、鳙鱼、草鱼、鲶鱼、青鱼、泥鳅鱼等。野生药用植物有细辛、五味子、黄芪、五加皮、狼毒等178种,多分布在东南部山区,次为西北部山区。野菜有寒葱、蕨菜、山芹菜、苋菜、荠菜、车前、蒲公英、小根蒜、苦菜、黄花菜、柳蒿芽、猫爪菜、山菠菜、灰菜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有些野菜又兼药用。山区盛产多种食用菌,主要有白蘑、榛蘑、松蘑、油蘑、杨树蘑、木耳、地瓜皮等。其中白蘑最佳,色洁白,味鲜美。榛蘑是特产之一,产量多,质量好。

  旅游资源 伊通满族自治县自然风光优美秀丽,民俗风情绚丽多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神奇秀丽、美韵天成,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特色鲜明、天趣横生,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处处充满了山之神韵、水之灵秀。旅游业已被列为县委、县政府的工作目标,已形成5个旅游区,以伊通镇为中心的东部旅游区,以大孤山为中心的西部旅游区,以营城子镇为中心的南部旅游区,以新兴乡为中心的北部旅游区。自然景观美丽, 1992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基性玄武岩“侵出式”这一独特的火山机制,奇特火山景观和特殊火山地质现象,这一独特的火山成因机制,国内外罕见,被专家称为“伊通型”火山机制,具有极高的科普考察、探险猎奇、旅游观光价值。

  政府网站: 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站

 

【返回顶部】 【打印本稿】 【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