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繁体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RSS订阅 | 邮件系统
?
首页
>> 民族知识 >> 民族自治地方 >> 民族自治县、旗 >> 贵州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日期: 2012-07-19 浏览次数: 来源: 人民政府网站 字号:[ ]

    地理位置  我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梵净山西麓,东临江口、松桃两县,南接石阡、思南县,西临德江县,北与沿河县接壤。全县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东西宽49.4公里,南北长83.6公里,东经108°17′53″~108°48′15″,北纬27°35′23″~28°20′53″。地形地势东高西低,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挺拔于我县的东南,逶迤叠障,往南延伸,成为乌江与锦江的分水岭。

  地形地貌  我县属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的黔东低山丘陵区和黔东北中山峡谷之间,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位于其东部,形成东高西低,东南向北西倾斜地形地貌。境内地形可分为中高山及中山、中低山、低山地形,地貌类型有溶蚀、侵蚀和河谷冲刷堆积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我县主要的地貌,分布范围广,除东南部的梵净山外,其余地区的大部分属于此类型。东部梵净山地区,以锓蚀地貌为主;中东部梵净山前缘地带以岩溶地貌、河流冲刷堆积地貌和侵蚀地貌为主;中部、西南部、南部地带以岩溶地貌、侵蚀地貌和河流冲刷地貌为主;在山地地形的河谷地带,经河水的常年冲刷,形成了一些相对较平的河谷冲刷堆积地貌,但面积不大。

  人口民族  2008年,全县年末常住总人口43.05万人,比上年增长0.7%。其中农业人口39.26万人,增长0.2%。全年人口出生率13.8‰,人口自然增长率6.8‰。

  县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佤族、高山族、水族、羌族、仡佬族、鄂温克族、独龙族、珞巴族等2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1.15%,其中:土家族人口占54.4%,苗族人口占16.6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0.8%。

  气候条件  印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8℃,日照时间长达1255小时,无霜期近300天,年降雨量1100mm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历年平均风速:0.9米/秒,历年平均蒸发量:1174.7MM,年平均日照时数:1296.9小时,冬季:室外风速0.9米/秒,历年平均气温:16.8摄氏度,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8%,历年平均气压:962.2百帕,历年平均降水量:1113.4毫米,年平均有霜期:74天。

  水利资源  水系呈典型的放射状,形成我县境内分布车家沟、印江河、乐茂江、洋溪河等。洋溪河、乐茂江两流域属乌江中游区;印江河、车家河属乌江下游区;桅杆格优寨、荒田坝属锦江上游区。水系发育大都发源于梵净山麓,河流集雨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河长十公里以上有18条。南部洋溪河,自东北流向西南入石阡河,乐茂江自东向西注入乌江,少部水系东入锦江,中部印江河由东至西贯穿出县境。县境内水资源径流总量为12.5亿m3,其中东北部水资源径流总量为7.649亿m3。地下水径流总量为2.54亿m3。全县总用水量为.08亿m3,其中农业用水0.6亿m3,占74%;工业用水量0.051亿m3,占6.4 %,城镇生活用水0.032亿m3,占4%;农村人畜用水为0.117亿m3,占14.6%。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95774.61公顷,其中农用地184655.6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4.32%。建设用地5682.9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未利用地543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8%。

  植物资源  全县森林面积89681公顷,其中: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面积12814公顷,森林覆盖率49.16%,全县林木绿化率51.62%。活立木总蓄积4242435.95立方米,其中乔木林蓄积4166432.40立方米。

  主要用材优势树种有:马尾松、杉木、华山松、杨树、椿树、香樟、楠木等。主要经济林木有:梨桃类、茶叶、杜仲、花椒、板栗、柑橘、苹果、银杏、黄柏、油桐、乌桕等。乔木树种主要有马尾松、柏木、栎类、樟类、枫香、杨树、杉木、柑桔类、桃、李、梨等,灌木树种主要有栎类、茶叶、火棘、悬钩子等。

  全县有名木古树11121棵,其中古树群647个,9717棵。古树分布在17个乡镇,主要树种有柏木、银杏、枫香、樟树等。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年龄500年以上的有1533棵;树龄达1000年以上的紫薇树有2棵,分布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腹地的永义乡和杨柳乡。

  动物资源  野生动物有野猪、野羊、猴、獐、狐、獾、刺猬、水獭、旱獭、虎、豹、狸等,全县动物资源有320多种。其中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动物有黔金丝猴、穿山甲、娃娃鱼等30余种。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有黑色金属(锰、铁等)、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钼、铅、锌、汞、锡、钨、和金、银等)、稀土、稀有金属、放射性矿产(铀)、能源矿产(煤、石煤)、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重晶石、硫铁矿、石英脉等)、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饰面用花岗岩、辉绿岩、灰岩、玻璃原料、水泥用灰岩、砖瓦原料等)。全县共发现矿种33个,其中初步查明资源储量的有22个矿种。

  旅游资源 县境内东部梵净山气势磅礴,山势雄伟,坡陡谷深,群峰高耸,险峻神奇,飞瀑悬泻,溪流纵横,古树参天,山花遍地。明代奉万历皇帝诏令所立“敕赐碑”文记载:“有古佛道场曰梵净山者,天下众名岳之宗也”;1986的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世界人与生物圈(MAB)保护区网成员。梵净山“崔嵬不减五岳,灵异足播千秋”。由于古老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塑造了其千姿百态、峥嵘奇伟的山岳冰川地貌,尤其是巍然屹立于群山之巅,恰似玉龙啸天,直指苍穹的“红云金顶”,鬼斧神工、临崖高耸的“蘑菇奇石”,石叠千层、状如册籍的“万卷经书”,世界之最、惟妙惟肖的“万米睡佛”,玉笋高标、孤峰独特的“太子石”,薄如刀刃、形若蹈空的“薄刀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剪刀峡”,虬树交错、连理成荫的“黑巷子”以及如梦似幻、瞬息即逝的“梵净佛光”,赏心悦目、滤人心智的“云海日出”等自然景观,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心旷神怡。印江县城至梵净山沿途,还有神态安详、让人浮想联翩的“观音睡莲”,古色古香、令人流连忘返的“文昌古阁”,惊世骇俗、有“亚洲第一垮”之誉的岩口滑坡遗址,举世无双、被称作“紫薇之王”的古代孑遗树种“贵州紫薇”。从印江上梵净山旅游公路直达山顶棉絮岭,沿途道路平缓,视野开阔,风光旖旎。下车即能远眺主峰金顶,近看珙桐、铁杉;仰视峰林怪石,俯瞰林海云涛;静观佛光日出,行赏飞瀑流泉;能穿原始丛林,可觅历史陈迹;信步中探寻古刹遗址,休闲时浏览摩崖碑碣……是历代香客朝山拜佛的传统线路。

  政府网站: 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网站

 

【返回顶部】 【打印本稿】 【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