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政府网 >> 专题集萃
首页
>> 专题集粹 >> 重要会议 >> 国家民委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 我的五年·国家的五年——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蒙曼:这五年传统文化春风化雨、百花争艳

发布日期:2017-10-24 信息来源: 中国民族报 字号:[ ]


  开栏的话: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重视文化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文化自信”,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东风吹来满眼春。这五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倡导下,民族文化领域呈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盛局面: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护、继承中不断得到弘扬和创新;文学、美术、音乐、舞蹈、影视等领域的创作精品迭出、精彩纷呈;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充裕,越来越丰富多彩。这五年,文化领域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国家在文化领域取得了哪些新成就?我们又将以何种自信面对未来?自本期起,中国民族报文化周刊推出《我的五年·国家的五年——向党的十九大献礼》专栏,一起盘点我们走过的不平凡的五年。

      8月22日,第九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在甘肃西和开幕。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满族学者蒙曼,以诗一般的语言,讲述了西和这块土地的诗意美、生态美和人文美。她感慨:“什么是诗意?诗意不是写了多少诗。古风盎然就是最大的诗意!”

  从2007年初登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隋唐历史风云,最近这五年来,蒙曼不仅甩掉了“小于丹”的标签,还成了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言人——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综艺节目中,她以精辟、睿智的点评,赢得了众多拥趸。

  蒙曼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源自于幼年的兴趣和成年后的专业历史训练。她对历史、唐诗的理性分析和感性讲述,不仅让古老的传统文化再一次走进人们的生活,也让行走匆匆的现代都市人看到了久违的“诗和远方”。

  五年成绩单:

  (1)出版专著3本:

  《蒙曼说唐·唐玄宗》(2013),

  《唐明皇》(2016),

  《太平公主和她的时代》(2016),

  修订专著1本《武则天》(2016)。

  (2)参与电视节目5档:

  《百家讲坛》(2013),

  《汉字听写大会》(2013、2014、2015),

  《中国谜语大会》(2014、2015、2016),

  《中国成语大会》(2014、2015),

  《中国诗词大会》(2016、2017)。

  (3)自媒体电台节目1档:

  《蒙曼品最美唐诗》(2017)。

  我的五年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已经形成

  记者:如果要像老师那样打分,您给自己这五年打多少分?

  蒙曼:要讲努力打90分,要讲成绩打70分,综合一下打80分吧。这几年所做的事情,尽管有不尽人意之处,但社会反响还是有的,觉得自己走在正道上,为这个正道打80分。

  记者:从2007年初次登上《百家讲坛》开始,您的人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和十年前相比,现在的传统文化普及传播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蒙曼:这种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10年前,《百家讲坛》那么火,是因为它是当时唯一一档传统文化节目,具有唯一性、示范性。现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已经形成,文化节目远比那个时候要多,内容也比那个时候要丰富,国家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也远比那个时候高。

  记者:您开设《蒙曼品最美唐诗》的自媒体广播节目时曾说,如果有20万的点击量就够了,现在的收听率远远超出您的预想。

  蒙曼:现在的点击量是1460多万,这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审美不关乎吃、不关乎穿,不关乎晋级、升职等非常现实的东西。现在的老百姓真的到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阶段,他们的追求已经上升到精神层面了。

  阐述历史需要理性地扬弃

  记者:您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您愿意讲盛世,因为盛世对今天有直接的借鉴意义。您在讲述历史时,想传递一种怎样的历史观?这些观念对于我们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何指导意义?

  蒙曼:研究历史,没有人会真正关注一种完全死去的东西。所谓“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所有的历史必然是以另外一种形式活在今天,活在人心之中。

  我之所以喜欢盛世,也是因为盛世承载了人们对当代,或者说未来的一种渴望。作为历史学者,我们回顾盛世是希望解答怎样才能实现盛世。琐碎理解不是历史探讨的全部,历史要呈现一些规律性或者说示范性的东西。受中国传统史学的影响,我希望站在今天来考虑历史,或者说面向未来考虑历史的,就是司马迁所说的“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我是“70后”,全程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让我感受到中国在一点一点变强,这个历史变革本身就具有激动人心的力量。我忍不住想要运用自己的所知所能去跟它呼应,而且不自量力地想让它走得更好,走得更稳定,让这个盛世永远延续下去。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情,我特别想了解唐朝,特别希望研究盛世、讲述盛世。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在讲述隋唐盛世时,您是如何辩证地扬弃的?

  蒙曼:历史不可能没有它非常黑暗、血腥的一面,比方说宫廷斗争、宫闱秘史等,但我觉得,这跟当代社会格格不入。相反,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忠臣孝子等,他们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所蕴含的文化智慧,他们对社会改造的能量,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比如说武则天,她有多少个男宠这种事情,有什么历史价值呢?但她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张力、为社会流动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和现代社会是可以接轨的,可以引起我们的思索和借鉴。

  记者:您在阐述历史的过程中,是如何做到让历史可读可感的?

  蒙曼:要把历史故事讲给现代人听,最重要的是要真实地了解现代人的关注点。史书是用一千多年前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人,而你是用一千多年以后的视角去看这个人,这样必然就会呈现一些现代人的体悟。这个体悟恰恰就是历史的魅力。

  历史是由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构成的。历史事实就是那些绝不容撼动的东西,无论你怎么解释,必须是在事实基础上进行。但事实只有那么多,为什么历史可以一代又一代地研究下去?就是因为每一代人都发现了新的问题,产生了不同的解释。这个解读的过程,形成了新的故事,复原出了另外一片充满生机的生活。

  记者:这几年,您在全国各地做了很多关于家风的讲座。您为何要选“家风”这个选题来进行专门的研究?

  蒙曼:我最早关注家风,是出于中国的社会结构考虑。中国的国家建构和家庭建构有着特别内在的联系。我们常以父子关系来比拟君臣关系。在唐诗中,夫妻关系也往往是君臣关系的投射,这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性。

  从家庭角度来摄入中国人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生活方式、情感表达,是历史和今天能够无缝对接、直接沟通的地方。因为古人和今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下,基本沿用了相似的家庭伦理。我想把这些变与不变呈现出来,把那些最不容许变化的价值观提炼出来,让它照进我们的现实生活。

  记者:唐朝处理民族关系有非常好的经验,给今天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

  蒙曼:对于唐朝的民族关系,唐太宗有一句话非常著名:“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举个例子,比如说文成公主入吐蕃,这个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吐蕃当时是一个新兴民族,唐朝对它缺乏了解。唐朝赢了与吐蕃之间的战争,但在这种情况下,唐太宗嫁出了文成公主,这体现了一个大国的气度。在和周边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以某种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谋求和平、谋求对话,这是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也是一直引以为傲的成就。   

  在唐诗中挖掘一颗诗心

  记者:从《中国诗词大会》开始,您似乎成为了唐诗的代言人。您为何要将研究的重心从隋唐历史转向古代诗词,尤其是从唐诗中挖掘现代人所需的精神养分?

  蒙曼:做唐史研究,史和诗分开是没法做的。唐史的史料非常少,不足以让我们复原当时那样一个广阔而绚烂的社会。但唐诗有5万多首,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它所关注的内容也和历史有所不同。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唐诗则侧重于关注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感和眼中的世界。从唐史研究来说,唐诗提供了一个更广阔、更多元、更柔性的社会空间。

  诗给人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审美。我一直相信,社会如果以美来引导的话,一定会更美好。因为美可以导向善,导向善的东西可能比善本身更值得追求。

  我希望通过倡导诗词学习,重新唤起人们对中国最传统、最美好的一种文学方式的回顾和尊重。因为传统中国人就是在这样一种文化环境中长大的。这也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一方面,你有你的工作、有你的事业;另一方面,你和生活的温情不是隔绝的,和自然不是隔绝的,你的心灵永远是充盈的,有游离于现实之上的东西。

  记者:通过传递传统文化中的“诗心”“诗意”,您期望在整个社会倡导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蒙曼:我期望更多人能够达到一种精神平衡,即有一个内在的自我,不被社会的外在价值所左右。比如说,现在社会物质诱惑很多,但你要有一个自足自洽的精神世界。这个精神世界不完全由诗来构建,哲学在构建它,历史也在构建它。但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在给这种构建加一块砖。

  国家的五年

  记者: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您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蒙曼: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华民族的所思所想所做,都是从这个根成长起来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中国人要以中国人的方式成长起来,这不是我们要进行的选择,而是我们无可选择。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这个“无可选择性”,才会格外重视这个“根本”的培养。我们越重视这个“根本”的培养,就越来越发现自己具有一棵树所应该具有的力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如果一棵树连基因都换了,那就成了另外一棵树,谈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记者:现在,社会公众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比如说《中华诗词大会》中的草根选手,展现了惊人的传统文化修养。您认为当前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是一时的,还是可持续的?如何将这种热情持续下去?

  蒙曼:现在,社会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的确出乎意料。《中国诗词大会》上,16岁的武亦姝出口成章;农民大姐白茹云身患癌症,以诗词为精神良药;65岁的王海军修自行车间隙也不忘写诗。这的确是一个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

  1840年前,传统文化是一个不存在的概念。1840年以后,我们经历了猝不及防的当头一棒,救亡图存之时,走向了激进的否定传统文化的道路。这个道路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它的积极意义。但当我们把它也作为一段历史进行反思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的偏颇之处。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复兴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把1840年以来的近代化传统,与1840年以前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将它们中的正能量融会贯通,成为我们进一步前进的根基。这个基础打得牢不牢,可能关系到我们下一个一百年走得好不好。

  对于当前这种传统文化的热情,我相信是持久的。目前,这还只是一个破冰期。今后,对于传统文化的梳理、重建、发扬光大,还有很多步要走。当然,要将这种热情延续下去,媒体、文化工作者等各方面需要给公众提供更多亲近传统文化的渠道,让人们能够以各种方式介入传统文化。只要心中有“道”,出发的路越多,越是一件好事。

  记者:传统文化范围十分广泛,有人以为,穿汉服、背三字经就是弘扬传统文化。您认为应当如何正确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才能不失传统文化的根和魂?

  蒙曼:现在,弘扬传统文化,确实存在“泥沙俱下”的问题。但我认为,弘扬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不在于这些具体的“术”,而在于“道”。中国传统文化的“道”究竟在哪里?是什么指引着中华民族从蒙昧的远古一直走到文明、富庶的今天?我们留下了什么,又摒弃了什么?这二者同样重要,只有搞清楚了我们扬弃了什么,我们才能明白,我们的祖先做了怎样的优化选择,这些优化选择何以塑造了今天的中国人。我觉得,只要心中有“道”,所有的术都可以采用,但不要认为那些就是“道”本身,那只是追求“道”的一种方式。

  记者:您反复提到的“道”,在您看来究竟是什么?

  蒙曼:它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你可以说它是儒家学说,也可以说是道家学说,也可以说是二十四史,也可以说是唐诗宋词。总之,应该是几千年来真正指引中国人心灵世界的东西。它相对来说是一个很复杂的综合体。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您认为,我们要如何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来解决我们今天现实生活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比如说道德问题、社会风气问题等等?

  蒙曼:古人和今人面临着一些相似的问题,也面临着一些不同的问题。古人的智慧能解决相似的那部分问题,比如说道德问题、社会风气问题等。这恰恰是人性中比较沉稳、比较普遍的东西,也就是人伦建设的问题。人伦建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所以今人向传统学习,一定会有所收获。学习古人,不是说要生搬硬套,而是学习它的核心价值元素。比如说,二十四孝中有埋儿奉母的故事,我们今天不可能埋儿,但在孩子和老人面前多一重考虑,这就是学到了它的精髓,即为活学活用、别开生面。

  快问快答:

  1、这五年,传统文化领域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您有何影响?

  答:传统文化春风化雨,百花争艳。我是其中一朵小花,我在这里感受太阳的力量和春雨的温润。

  2、这五年,在您的人生中具有何种特殊意义?

  答:我一如既往,但在一如既往之中,发现这个时代越来越蓬勃了,我也越来越高兴,甚至到了不知老之将至的地步。

  3、这五年,您离梦想近了吗?

  答:我最早的梦想就是把我的想法跟大家分享出来,所以我做了老师。这五年,我参加了更多的公共活动,传达了更多我的想法,从这个角度讲,我离梦想更近了。

  4、您今年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份,当选了党的十九大代表。您在未来五年中,将如何发挥自己所长,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答:到目前为止,我还处于梳理自己身份的过程。我要把自己所代表的群体渴望的东西了解清楚,然后聆听中央的声音,反馈所代表的群体的心声,再结合自己的专长,努力做一些工作。

  5、如果穿越回五年前,您有什么遗憾需要弥补吗?

  答:最大的遗憾就是,更早的时候没有利用更多的时间来让自己变得更好一些。这是一个永远的遗憾,永远也弥补不了。与其缅怀之前所浪费的时间,不如加一把劲在未来五年中做得更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