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繁体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RSS订阅 | 邮件系统
?
首页
>> 民族知识 >> 民族书架
《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鄂伦春族》
日期: 2017-06-13 浏览次数: 来源: 文化宣传司 字号:[ ]

 

《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 北半球渔猎民族的“活化石”

 

   

  族称与族源

  “ 鄂伦春” 这一名称最早的记载见于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 在此之前,鄂伦春族只是被笼统地归入“索伦部”“使鹿部” 或“打牲部” 当中。在元代,成吉思汗曾于 1207年派术赤征“林中百姓”,从《蒙古秘史》 的记载中看出,“林中百姓” 包括了鄂伦春的先民们。到了明代,《大明一统志》 中记载,在黑龙江以北有“北山野人”,“乘鹿以出入”,这也包括鄂伦春族的“使鹿部”。

   

  人口与分布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鄂伦春族总人口为8659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旗、阿荣旗和黑龙江省。其中,鄂伦春自治旗是1951年成立的我国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旗,也是鄂伦春族最大的聚集区。

   

  经济生活

  鄂伦春族世代居住在大、小兴安岭及黑龙江流域。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植被物产等条件形成了鄂伦春族的狩猎、捕鱼、采集生产方式,孕育了渔猎文明,“棒打狍子瓢舀鱼”的生活状态中不乏秩序井然、自然和谐以及人间欢乐。直到20世纪50年代,鄂伦春猎人还凭借着一匹马、一杆枪游猎于兴安岭深山密林中。由于长期保存着比较原始的原生态生活习俗,这些远离高速公路,远离所谓的现代文明的那种完全迥异于都市生活的场景,为研究人类早期生活、文化现象提供了研究范例。因而鄂伦春族也被称作“北半球渔猎民族的活化石”。

   

  语言文字 

  使用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语,也有部分鄂伦春族用蒙古文。

   

  服饰 

  狍皮服饰在鄂伦春服饰中占比重最大,这一方面是因为在鄂伦春地域内狍子的数量很大,“傻” 狍子又很容易猎获,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用狍皮制成的服饰更加的温暖、柔软与舒适。冬季用来御寒,夏天做成“姑拉密”,毛朝外穿还有防雨功能。现代鄂伦春族服饰用现代不同色彩的丝绸面料制作而成。服饰上所运用的肩背饰和开衩饰图案,是由鄂伦春族典型的英雄猎民和树形变化而来。绣花图案、绣花边饰间的色彩搭配协调、考究,腰佩造型和制作手工都极其精美,表现出制作者高超缝制和审美技艺。

   

  饮食

  以前鄂伦春族生活在林中,猎人每天都要出猎,常常带回大小不一的猎物,小的如兔子、灰鼠、山鸡之类的一次也就吃了,但是带回的猎物往往都超过五六百斤,冬天可以冷冻慢慢食用,但是夏天就很难保存了,鄂伦春人把吃不了的肉晒成肉干、肉条,放入皮口袋、桦皮篓中或者放到奥伦 (高脚仓房)中储藏以备不时之需。鄂伦春族的特色食品“昆毕汤”、手把肉、犴鼻子、烤犴乳、“布拉玛日”(烧面圈)、“阿苏那”等,都与狩猎文化密切相关。今天的鄂伦春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益提高的定居生活使鄂伦春人更多受到汉族饮食文化的影响。

   

  桦树皮文化  

  在次北极圈,生长着大片的桦木科植物,白桦、黑桦、黄桦、硕桦等多种桦树。桦树表层是柔软而又富于韧性的纤维组织,可以剥离下来,剥下的桦树皮不仅光滑美观而且极易造型,这种以桦树皮为原料加工生活器皿的创造,经过传播、仿制、因袭和再创造,渐渐成为一种物质文化。鄂伦春人传承了这一奇特文化,时至今日他们还在生产生活中使用桦树皮制品,桦树皮弓囊、 狍哨、鹿笛、桦皮船、桦皮篓等。

 

【返回顶部】 【打印本稿】 【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