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繁体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RSS订阅 | 邮件系统
?
首页
>> 新闻中心 >> 署名文章
李昌平:把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过程
日期: 2017-08-11 浏览次数: 来源: 中国民族报 字号:[ ]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并用以武装头脑、指导推进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内容。

  为了深入学习和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时交流学习体会,更好地推动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国家民委文宣司与本报特联合开办“学习园地”专栏,用以刊发有关学习成果,并欢迎读者来稿参与研讨。

  日前,国家民委有关部门召开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讨论会,探讨如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讲话精神,实现各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本栏目将陆续刊发与会者在讨论会上的发言,首期发表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昌平在这次讨论会上的讲话,以飨读者。

  一个记不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的文化认同、价值观念,注定是魂无定所、行无依归。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标识、共有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沃土、恒久的精神滋养。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亘古以来的生产活动、精神活动、道德观念和文明成果。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逆境中砥砺奋进、战斗中同仇敌忾,皆源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观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的长期涵养,为中华民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提供了坚强的文化支撑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以厚德载物、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包容和谐为核心的思想观念,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性格特点和民族特性,架构起中华儿女的思想观念、生存模式和心灵空间。

  以天下为公、艰苦奋斗、见利思义、见义勇为为核心的传统美德,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文明古国的社会秩序、各族人民的共同情感,厚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

  以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爱好和平、团结统一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培育了中华民族互助友爱、向上向善的精神情操,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多样性、独特性,为人类文明增添了一抹中国亮色。

  思想观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的,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是思想、道德、艺术、制度、生活方式等一切精神文化的集成,体现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上,内化、积淀、渗透到每个社会成员心灵深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这段话深刻揭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高度概括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质,集中阐明了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态度,科学回答了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长期社会实践形成的价值观念,是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的价值标准,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核心,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始终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奉公以勤、律身以俭”作为崇高品格,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著称于世,靠“不畏强暴、自强不息”走向强盛,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为人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思想武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把握好以下三个层面:

  一切文化都具有两面性。中华文华也是积极与消极并存、精华与糟粕混杂。必须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切文化都具有时代性。结合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使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当下、服务当今。

  一切文化都具有民族性。维护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独特性,无论是对待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都要采取批判性学习的态度,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同时,扎紧意识形态篱笆,防止敌对势力利用文化进行渗透破坏。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提供了科学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深厚土壤。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族文化前进方向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从三个层面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顺应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渗透到各个领域、浸润到各个方面。“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营造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重点要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创”(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要求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与“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二为”方向深刻回答了文化发展的方向问题,“双百”方针深刻回答了文化发展的方法问题,“两创”要求深刻回答了文化发展的道路问题。

  继承与创新,要着眼于回应时代挑战、解决现实问题,使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培育时代精神、造就时代新人、实现国泰民安。处理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关系,使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出自乡土、立足本土、面向世界,广泛汲取人类文明的各种养分。

  四、把握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把握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关键是处理好扬弃继承与转化创新、推动转化与促进相融之间的内在联系。

  扬弃继承,就是要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规律,不忘根本、辩证取舍;转化创新,就是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面向未来、守正开新;推动转化,就是要从继承发展的基础抓起,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促进融通,就是要让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在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深入挖掘富有时代精神、饱含人间正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相融的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不竭动力。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使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全过程,把知识教育和文化熏陶结合起来,在全社会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为传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资源,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主流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念的养分来源,成为涵育社会公德、善行美德的重要源泉,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纳入思想道德建设中,培育清洁爽朗、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要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宝贵遗产,使优秀传统文化再现立德树人的魅力,从中吸收养分、激起灵感,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传播中国价值观念、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文艺作品,作为当代文艺创作的首要任务。

  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内在价值,使优秀传统文化与法律法规、民风民俗相衔接,与文学艺术、体育休闲相结合,融入到生产生活各方面,与延续城市文脉、建设美丽乡村相联系,让人们不管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都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五、在交流互鉴中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历史上,张骞西出、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等,无不彰显出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气度。近代以来,伴随着民族兴衰和国运沉浮,中华传统文化出现了一丝危机,或文化自卑崇洋媚外,认为中华文化不如西方文化;或文化自大盲目排外,打着文化复兴的旗号,抵制和贬损外来文化。如今,在与不同文明的对话中,我们坚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独立性,使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是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世界。要敞开胸襟、广泛借鉴、合理吸收各国文化的有益成分,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活力。积极推动民族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观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从国内看,必须从基层基础抓起,夯实提升文化影响力的群众基础。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因地制宜设置村史陈列、非遗展示等设施,突出乡土特色和民族特色。积极发展城乡社区教育,健全城乡社区教育网络,推进文化型、学习型社区建设。

  六、着力提升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水平

    民族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其内涵保罗万象——语言文字丰富多样、文化艺术多姿多彩、风俗习惯各具特色、民族节庆种类繁多。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创制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典籍,在衣食住行、宗教、伦理、哲学、文学、艺术、医药、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吸收了现代文化。

    从白山黑水到椰风海韵,从中央山脉到帕米尔高原,从蒙古高原到青藏高原,从云贵高原到黄土高原,从武陵山区到塔里木盆地,民族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有农耕文化、草原文化、绿洲文化、渔猎文化等,可谓千姿百态、绚丽多彩。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中国成功申报了39项,其中涉及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项目占1/3;在4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1372项中,少数民族有613项,占45%;198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少数民族传承人有463人,占23%;在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民族地区有11个,占52%,其比例远远高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崇尚自然、爱惜生灵,热爱生活、勤劳简朴,各族相亲、敬重长者,热情好客、守望相助,讲求道义、勇敢无畏,信守承诺、非义不取,自尊自爱、重情重理等文化养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从少数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

    团结友爱、向善向上、自强不息是各族人民的优良传统。以民间谚语为例,蒙古族的“马在软地上易失前蹄,人在甜言上易栽跟头”;藏族的“一碗酥油,是千滴牛乳制成的;一碗糌粑,是万滴汗水换来的”;维吾尔族的“无能的猎手总怪猎枪”;壮族的“一锹不能挖成井,一笔不能画成龙”;回族的“走平路要防绊脚石,过丰年要想灾荒年”等等,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相一致。

    勤劳质朴、平等相待、诚实守信是各族人民的优良品格。各族人民在精神价值上既相通相融又各具风采,各民族文化都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精神;忠君孝亲、惩恶扬善的美德。同时,由于自然、历史、文化等差异,又有不完全相同的精神追求。比如,藏、蒙古、裕固等民族受藏传佛教影响,崇尚众生平等、以善为本;回、维吾尔、东乡、撒拉等民族善于经商,因而崇尚义利、诚实守信;蒙古族强调以诚配天、以义为本等。这些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不仅增强了中华文化的一致性,也保持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崇尚规则、遵守规则、遵纪守法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特点。历史上,很多少数民族就有习惯法,通过乡规民约协调社会关系。比如,白族从明代开始制定乡规民约;苗族制定的寨规民约涉及到山、水、田、林、路、财产保护、村寨关系、婚姻家庭等方方面面;瑶族把大家认可的行为准则刻在石碑上,让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这些做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法治理念、折射出法治思想、包含着法治精神。

    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必须古为今用、守正创新,顺应时代变化,回应时代挑战,培育时代精神,推动时代进步。

    强化文化引领能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心口相传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居民公约、乡规民约,内化为各族群众的道德情感,外化为服务社会的自觉行动。发挥道德教化作用,大力褒奖善行义举,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倡导形成移风易俗、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

    科学辨析传统文化。从民族文化宝库中,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度高的内容筛选出来,通过文化创意、艺术加工,制作成形式多样、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产品广泛加以传播。把民族文化与农耕文化结合起来,走农旅结合、文旅融合之路,充分利用刺绣、织锦、扎染、服饰、木雕、木刻、紫陶、银器、乐器、书画、剪纸、凤羽砚、贝叶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文化旅游产品,让优秀民族文化走出去。

    探索创新传承方式。探索创新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文化传承方式,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从实践看,“民族文化进校园”是有效形式。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成长成才的地方,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地方,把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成长环境,使其从小接受民族文化熏陶。可以把非遗传习所办在职业院校,邀请非遗传承人担任教师,把民族文化的种子、民族团结的种子根植于学生心中。

    着力培养传承人才。着力培养和造就具有现代艺术修养、血管里流淌着民族文化血液的乡土人才,利用互联网+,推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有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注入新内容、反映新生活、增强时代感。制定传承人队伍发展规划和管理办法,建设一支热爱民族文化、文化素质良好的传承人队伍,加强传承人教育培训,提高传承人津贴标准,调动传承人实干创业、改革创新的热情。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

【返回顶部】 【打印本稿】 【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