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政府网 >> 专题集萃
首页
>> 专题集粹 >> 繁荣发展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 >> 民族人物志
都贵玛:最美“草原母亲”

发布日期:2017-08-02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中国民族报 字号:[ ]


  她是杜尔伯特草原上的英雄母亲,是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和电影《草原额吉都贵玛》的原型人物。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用爱心与真情谱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她,就是“草原母亲”——都贵玛。

  

都贵玛

  28名孩子的“临时妈妈”

  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物资匮乏、食品奇缺,3000多名上海孤儿在周恩来总理和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的安排下,被送到内蒙古大草原。这些孩子被牧民们亲切地称为“国家的孩子”。

  

年轻时的都贵玛

  当时,年仅19岁的都贵玛因为在校成绩优异,表现突出,被分配去照顾28名孤儿。从此,这个未婚姑娘成了28名孩子的“临时妈妈”。

  “28名孩子中,最小的达来才刚刚满月,最大的也仅仅5岁。”都贵玛回忆说,“照顾孩子的事儿我都不会,只能一步一步地学。”

  事实上,都贵玛也是一名孤儿。4岁那年,她的父母就去世了,她是由姨妈带大的。因此,都贵玛对这些孤儿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我们给孩子穿上蒙古族服装,希望这些孤儿在草原上获得新生。”都贵玛说。

  在都贵玛的精心照顾下,28名孤儿没有一个因病致残,更无一人夭折,在当时创造了一个奇迹。直到28名孤儿全部被牧民领养后,都贵玛才离开临时托儿所。

  有名的妇产科大夫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医疗卫生条件十分落后。长年的游牧生活,严重地摧残了牧民们的身心健康,不少牧民年过半百就已百病缠身。而分娩更是横在广大牧区妇女面前的一道“鬼门关”。

  

都贵玛的晚年生活

  1974年1月,都贵玛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是在这一年,她参加了旗医院的学习培训。

  学习现代医学知识,对于文化基础极差的都贵玛来说,远比战暴雪、斗狂风困难得多。为了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别人一天学会的知识,她就花费两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掌握。

  从旗医院学成归来后,都贵玛开始为广大牧民群众服务。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实践,都贵玛逐步掌握了一套在简陋条件下接产的独特方法,先后挽救了40多位年轻母亲的生命,成为当地妇女心中的“保护神”。

  献出自己全身心的爱

  

都贵玛(中)和女儿旭日(右)与前来探望她们的斯日巴勒合影。斯日巴勒是都贵玛曾经抚养过的子女之一

  如今,都贵玛和女儿旭日一起生活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曾外孙女也已经上了小学。一家人生活得平淡幸福。

  在旭日眼里,都贵玛母亲的一生平凡而伟大。“从我记事起,就总有哥哥、姐姐们来看望母亲。”旭日说,自己会好好照顾母亲,因为让母亲颐养天年也是所有孩子们的心愿。

  都贵玛一辈子不求索取,虽然生活并不宽裕,但她常年侍奉着非亲非故的巴图道尔吉老人;牧民拉其斯仁瘫痪在床,她主动承担起照顾帮扶义务;她还时常帮助一些贫困户。

  被授予“爱心妈妈”称号后,都贵玛立即与妇联组织联系,从2万元奖金中拿出5000元,资助了四子王旗民族希望小学的50名贫困蒙古族学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