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政府网 >> 专题集萃
首页
>> 专题集粹 >> 繁荣发展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 >> 民族人物志
玛利亚·索和她的驯鹿、山林

发布日期:2017-08-07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中国民族报社 字号:[ ]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根河市最北部的敖鲁古雅河畔,是鄂温克族最远也是最神秘的一个支系居住的地方。这个地处北纬52度地带的地方,位于我国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的交汇处,是环北极地区泰加林带的最南端。被外界称为“中国最后的女酋长”的鄂温克族老人玛利亚·索,和她的族人们就生活在那片山林中。

  鄂温克族是我国唯一放养驯鹿的民族。历史上,玛利亚·索的先祖几度迁徙,他们的一生都离不开驯鹿、猎枪和原始森林。

  

玛丽亚·索

  400多年前,玛利亚·索所在的使鹿部落沿着泰加林林际线从更加寒冷的西伯利亚列拿河上游来到这里放牧驯鹿。驯鹿属于北极圈,是一种中型鹿,雌雄均生角,还没有完全被驯化。使鹿部落人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应大兴安岭气候、食物等自然特点的养护驯鹿的方法,鄂温克族成为我国唯一放养驯鹿的民族。

  玛利亚·索的大兴安岭生活

  

玛丽亚·索和她的驯鹿

  玛利亚·索的父亲,是奇乾部落的酋长,属于鄂温克的著名家族索罗共氏。她大哥昆德伊万曾见过毛泽东、周恩来,并担任过额尔古纳左旗副旗长。

  玛丽亚·索能歌善舞,年轻时相貌清秀。她从小练就了打猎本领、寻找驯鹿的本事和管理猎民点的能力,许多男人都不是她的对手。

  2003年夏天,国家投资1200万元,在根河市郊为鄂温克人兴建了新敖鲁古雅乡。大多数鄂温克猎民搬迁了,但玛丽亚·索却留了下来,她觉得故土难离。

  生在林子里、长在林子里一辈子,老人对山林非常有感情。面对驯鹿和鄂温克狩猎文化逐渐消亡,年逾九旬的老人指着天空和驯鹿说:“山林是我的家,是驯鹿的家。这么蓝的天,这么白的云,我只想守在驯鹿的身边……”

  希望国家尽快建立“驯鹿自然保护区”

  使鹿鄂温克人现有人口178人,他们在1964年全部实现了定居。世界上十几个饲养驯鹿的民族,包括鄂温克人、埃文基人、萨米人、涅涅茨人等,至今都没有圈养驯鹿成功的例子。驯鹿与人为伴,但还是半野生状态。驯鹿对食物非常挑剔,不吃草,更不吃饲料,对污染分辨能力极强,宁愿渴死也不会饮用自来水或瓶装水。

  

阿龙山猎民点几户猎民的数百只驯鹿

  近几十年里,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的泰加林带在萎缩,冻土层在下移。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一直在申请建立“驯鹿自然保护区”。鄂温克人认为,以民族文化结合国家制度的保护方式将是最有效的。

  人类学研究者认为,鄂温克人以敬畏自然、崇尚自然的文化内涵,以“万物有灵”的萨满教理念,守护了大兴安岭的绿色。萨满的祈祷中总是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并虔诚地认为,人、驯鹿、森林是平等的。

  鄂温克人几乎每人都能高歌几曲民歌,由于他们与森林、与驯鹿的天然关系,歌词大多反映了山河、森林、鲜花和驯鹿等。

  “白雪融化的时候,小溪流满的时候,布谷鸟欢叫的时候,太阳她睁开了双眼。松树吐绿的时候,鱼儿畅游的时候,鹿崽奔跑的时候,太阳她露出了笑脸。”玛利亚·索虽然听不懂汉语,但她很喜欢部落年轻人维佳写了以后翻译给她的这首诗。她说:“动物和人是亲戚,我们能够听懂动物的语言,我们的祖先能借神灵之口重述人类的智慧。”

  山林是我们的家,是驯鹿的家

  玛丽亚·索总是坐在那张用树桩支起来的木杆床上,穿着灰色裙子,戴着蓝色的头巾。铁皮炉中干枯的棒柴熊熊地燃烧着,茶壶中沏着热热的红茶,黄狗卧在老人的身后。当长着蓝色羽毛的“强纳咕”鸟来的时候,玛丽亚·索的脸上会露出孩子般的笑容。小鸟会突然飞进来,从老人手中衔走一颗瓜子。

  

猎民给驯鹿喂掺有食盐的豆饼

  聊天中,玛利亚·索说,我们鄂温克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从父辈那里学习到了怎样爱护山林,并把这些告诉给了我们的孩子,作为真理一代代地传下去。我们从小就懂得,与别人分享很重要。因此,我们愿意与别人分享这片山林。但是,我们请求,那些想利用这块土地的人们,必须学会好好地使用它,以便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这片山林。这儿有森林、有驯鹿,有叽叽喳喳的小鸟,有咕嘟咕嘟冒出来的泉水,有流向远方的贝尔茨河。山林是我的家,是驯鹿的家,是我们的家!

  从某种意义上说,使鹿鄂温克人的生存与生态是一致的。鄂温克人和玛利亚·索老人,他们与森林、与驯鹿同在的生存理念,也许对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