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历史沿革
风俗习惯
发展现状

  1949年8月,独龙江地区和平解放。1950年相继成立了贡山临时政务委员会、贡山县人民政府。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独龙族地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困落后状态,针对他们的社会历史特点,党和政府按照“团结、生产、进步”的工作方针,决定不在独龙江地区进行土地改革运动,而是在国家和其他民族的帮助下,依靠广大贫苦劳动人民,团结其他劳动人民,团结、教育和改造一切爱国的民族上层人士,通过大力发展生产,组织互助合作,逐步消灭原始落后因素和剥削因素,直接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历史跨越。

  1956年10月1日正式成立了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孔志清作为独龙族干部被选为第一任自治县县长。1991年8月,颁布了自治县第一部地方法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自治条例》,2006年9月又对自治条例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并颁布实施。条例较好地处理了国家的统一领导和自治县行使自治权的关系,加强了民族团结。同时更让独龙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权力得到了进一步保障。通过50年来的不懈努力,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为独龙族人民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与完善,独龙族干部队伍不断成长壮大。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独龙族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先后保送一批批独龙族青年到北京、昆明、丽江等地进行政治、文化以及各种岗位技能的培训,为州县区乡各级政府机关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本民族干部。20世纪50年代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又按照干部“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要求,通过在岗学习、学历教育、长期培训、挂职锻炼以及跟班见习等多种形式,提高了独龙族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了一批年富力强、思想解放、开拓进取的独龙族优秀中青年干部,他们正以崭新的姿态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管理着本民族本地区的事务。相继培养出地厅级干部5人,县处级干部10人,乡科级干部31人。先后有11人当选为全国和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人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5人当选为省政协委员,2人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人为州政协副主席,1人则被选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候补委员。2001年,独龙族在贡山县的处级干部中有5人,占全县同级干部的16.7%;在乡科级干部中有22人,占了9.82%。2002年到200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省直部门还专门配置了独龙族干部,这也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第一次有独龙族干部担任省级部门的厅级领导职务。此外在其它各条战线上,还有一批德才兼备的独龙族干部正在积极地工作着。

  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人民的经济建设事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党和政府首先大力帮助独龙族人民解决其生产生活上的燃眉之急,进行了全面的救济工作,每人发放单衣一套、棉衣一件、棉毯一床及生产工具和口粮等,逐步改变了过去那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悲惨状况。从1954年开始,当地党委又因地制宜地制订了独龙江地区的改造计划。给独龙族群众送来了犁头、板锄、砍刀、镰刀、斧头、玉米脱粒机和打谷机等铁制农具近4000件。还选派各民族干部和技术人员,向独龙族人民传授先进的耕作技术,由原始的锄挖变为牛耕,改造田地、开垦水田,逐步推广适宜于当地自然条件的农作物新品种,并开始兴修水利等等。从而使他们的生产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和农作物产量。此外,由于国家采取了适当降低商品销售价和提高土特产品收购价格的补贴办法,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副业的发展,各种药材、皮张等土特产品的收购量逐年稳步增长。过去独龙族地区很少饲养大牲畜,现在政府扶持下,各地逐步养起了牛、羊和猪等家畜,人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改革开放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独龙族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开始进入到一个新时期,迎来了摆脱贫困、解决温饱的新契机。根据党和政府对边疆民族工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独龙族地区实行了既不同于内地发达地区又有别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政策,如免征农业税和工商税等等。同时又实行了“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包交提留;牲畜折价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等一系列有利于独龙族经济发展的方针措施,极大地激发了独龙族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使其社会经济又有了长足的发展。

  商品经济从无到有,民族贸易日盛一日。随着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一队队的马帮运来了内地的生产、生活用品,独龙族地区也便先后有了商店、邮电所、新华书店代销处、电影放映队等等,极大地丰富了独龙族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指导下,独龙族地区封闭式的自然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到20世纪90年代,贡山县已有25户独龙族的个体商业户,主要从事缝纫、编织、饮食服务、物资贩运、经销日用百货等,其中,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巴坡就办起了10家个体购销店。1991年,独龙江上游的布卡旺村也有了个体经商者,其后马库、献九当等地也先后出现了自己的生意人。更值得一提的是,下游的独龙族还与缅甸人做起了边境贸易,或直接出境进行商品交换,或与入境的缅甸人进行商品交易。不仅满足了当地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而且还使独龙族人民逐步习惯了现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生活。

  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2005年,贡山县国民生产总值为14151万元,比1978年的343万元增长1380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146万元,比1978年的1.6万元增长1144.4万元,增长71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14元,比1978年的107.24元增长706.76元,增长7.6倍,贫困人口则比1995年减少了10200人。

  综合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1999年4月,云南省委和省政府选派由省民委、怒江州及贡山县各部门的技术骨干组成的民族工作队进驻独龙江,协助独龙江乡党委政府“手牵手”地帮助独龙族人民搞建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同年底,在全乡组织实施了安居温饱和异地搬迁工程,经过3年的扶贫攻坚,解决了孔当村、巴坡村201户999人的安居问题,并对迪政当村向红社28户和巴坡村斯拉罗社19户共235人实施了异地搬迁安置,孔当村20户人家则高高兴兴地搬进了“独龙新居”。从2000年到2004年,仅国家民委和云南省民委就投入441.31万元的专项经费,直接对独龙江乡进行综合扶贫。通过国家的大力投入和帮扶,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到2003年,全乡粮食总产量82.3万千克,人均有粮214千克(含杂粮、饲料粮等)。年末大牲畜存栏1022头(匹),年末生猪存栏1617头,年末山羊存栏4075只。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314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533元,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比之过去已有较大的提高。2004年起,自治县又相继被列为“全国兴边富民行动重点县”和“云南省兴边富民行动工程实施县”,全县26个村委会中有12个独龙族、怒族聚居村被列为人口较少民族扶持村。正是这些特殊扶持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独龙族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切实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为促进独龙族人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成效显著。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贡山县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各级机构对自治县得天独厚的物种资源进行了有效保护。同时还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工作,特别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和林业六大重点工程的实施,已落实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资源管护面积393.5万亩,完成公益林建设18万余亩,退耕还林47000亩。森林覆盖率由1984年的48.2%提高到现在的77.2%,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到526.5818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0%,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世界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

  交通状况日益改善。过去独龙江地区山高水急,道路艰险,仅有荆棘丛生、崎岖难行的“鸟路鼠道”时断时续地延伸在深谷密林间。行路要用砍刀开辟,每遇到悬崖陡壁挡道而无法通行时,也只能攀藤附葛或靠层层立木搭扣的“天梯”艰难地上下。过往江河得从藤篾索道滑溜,或乘竹筏和猪槽船摆渡,或从藤篾桥上冒险通过,经常发生因藤断、桥倾、翻船而落岩坠江的惨事。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贡山县的交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特别是1999年9月9日,国家投资近1亿的独龙江公路全线峻工通车,结束了全国56个民族中最后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不通公路的历史。截止2006年初,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606.46公里,路网密度为13.46公里/百平方公里;跨怒江和独龙江的吊桥共有23座,全长3195.2米;5个乡镇已全部通公路,26个行政村中有24个通车,通村公路率达96%。

  广播电视和通讯事业也取得长足进步。从2000年起,相继在独龙江乡6个村委会所在地安装了电视地面卫星接转站,并配置了电视机,从此独龙族人民终于可以通过电视了解到外面的精彩世界。2004年10月2日,地处怒江大峡谷深处的贡山县独龙族县长高德荣,在千百年来一直处于闭塞状态的独龙江畔用手机向党中央和国务院报告了当地卫星移动电话正式开通的喜讯。与此同时,全县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独龙族人民的聚居地——独龙江乡结束了无电话的历史,一步跨入到数字移动通信时代。 及至2005年,全县邮电业务总量达到257.4万元,分别拥有程控电话用户3096部、移动电话用户7543户。

  水利水电事业日新月异、方兴未艾。特殊的地理环境及丰富的降雨造就了贡山极为丰富的水利资源,境内共有中小河流42条,全县水资源总量为576.09亿立方米,水能可开发装机容量达65万千瓦。但在新中国成立前,贡山的水利水电事业仍近乎于空白。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积极扶持当地群众兴修水利、开渠引灌,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财力的不断提升,国家也不断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截止2005年,贡山县共建成水利工程175件,累计完成投资1050万元。与此同时国家还不断加大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的建设,2005年全县累计建成人畜饮水工程153件,架设引水管线272千米,修建饮(蓄)水池1340个,总蓄水量达2500立方米,完成投资775万元,解决及改善了25075人、38461头(只)大小牲畜的饮水困难。此外,过去贡山县没有一座水电站,人们只能“照明用松明火把,生产靠人力畜力”。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1962年,贡山县建成第一座微型水电站。此后又陆续修建了多座小型水力发电站,用电结构也从过去的单一照明发电发展成少量的生产用电。到1990年,随着独龙江麻必当电站的建成投产,全县四乡一镇政府驻地及其附近地区部分居民的生活用电基本得到解决。1996年贡山县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三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试点县。1999年,根据国家“村村通电”的要求,独龙江乡马库、孔当、献九当、龙元、迪政当等村委会所在地的5座微型水电站相继建成发电,全县基本实现了农村初级电气化。到2005年末,自治县共有小(微)型水电站10座,总装机容量为7097.5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680万度。过去独龙族人民“白天靠太阳,晚上靠火塘”,而今银光闪闪的灯火照亮了沉寂千百年的独龙江大峡谷,也温暖了独龙族人民的心。

  旅游业后来居上,发展迅猛。独龙族聚居的贡山县,属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核心区,这里山高水险、风光壮美,奇花异草、姹紫嫣红,珍奇异兽种类繁多,是集神奇雄伟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神秘的民族文化风情于一体的旅游胜地。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旅游业以来,旅游业已逐渐成为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十五”期间,全县立足于资源优势,遵循市场规律,着力打造“三江明珠”世界级旅游精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5 年, 全县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10.2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3049.4万元,比“九五”末分别增长了5倍和5.8倍,平均每年翻一番,有效地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教育事业突飞猛进,日益兴旺。过去独龙江河谷两岸没有一所学校,独龙族长期处于刻木结绳记事和传递信息的状态,只能通过长辈们言传身教的原始教育方式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生产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人民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飞速地发展。1952年3月,独龙江兴办了第一所小学——巴坡小学。1969年又在孔目(今孔当)小学开设了附设初中班,即后来的独龙江中学,也称为贡山县第四中学。到2001年,独龙江乡共有小学17所,在校学生737人,其中独龙族学生733人,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5%,小学毕业升学率94.3%。而在整个县中,独龙族在校小学生894人,中学生207人,入学率97.5%,小学完学率82.3%,小学毕业升学率为88.2%,初中完学率56%,青壮年文盲人数逐年减少,初步达到“普六”要求。并且还实施了“三免一补(即免学杂费、书本费和住宿费并补助一定的生活费)”计划和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各个学校中,独龙族教师约占一半左右。独龙族人民不仅有了自己的中学生,有的还被推荐到内地上大学,逐步造就了新一代具有文化科技知识的各类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独龙族已先后培养出硕士研究生1名、大学本科毕业生11名、专科毕业生29名。还有90多人先后从中等学校毕业。此外,还拥有了自己的副教授、助理研究员、主治医师、主管护师、主管药师、农艺师、图书馆馆员以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医药卫生事业不断进步。独龙族地区过去缺医少药,面对鼠疫、霍乱、天花等恶疾流行,也只能求巫师杀牲祭鬼或坐以待毙,常常弄得不少人家家破人亡,甚至造成整个村寨的人们都被夺去了生命。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非常关心独龙族人民的身心健康,1950年初,专门组织了巡回医疗队深入到独龙族地区,宣传卫生知识,送医送药上门。接着又相继设立和配备了各级卫生所、医疗室和卫生员,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防护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贡山县的卫生事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6年,全县共有医疗机构9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83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38人;有病床140张,每千人拥有病床4.12张;还有村级卫生室26个、乡村医生45人,专门负责所在村预防、保健和基本的医疗服务。县、乡医疗单位业务用房面积达12848平方米,其中新建的独龙江卫生院总面积为376平方米,总投资60万元。此外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县乡镇医院都不同程度地配备了各种现代化的医疗器械,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独龙族人民的身体健康有了保证。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兴边富民等工程的相继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独龙族自治地方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已基本建成,文化艺术队伍不断壮大,反映独龙族人民新生活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其中音乐作品《独龙族人民怀念周总理》被云南人民广播电台采播;组照《独龙人》获云南省“民族杯”摄影大赛一等奖;由独龙族有关人员创作的《独龙江上架金桥》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二等奖;独龙族画家李友祥的作品《独龙山寨》获1982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展二等奖。1991年贡山县文化馆被文化部授予“全国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此外,为了使独龙族的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九五”和“十五”期间,相继编辑了第一本独龙族文字书《汉语独龙语对照课本》、《贡山各族民间故事》一二辑,协助有关部门完成了对民族音乐舞蹈和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在全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文化普查,出动30人次,收集了800幅图片资料,整理形成了3万多字的书面成果,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项目的申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独龙族语言、独龙族民歌、独龙族年节“卡尔江哇”、独龙江乡独龙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被列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5年5月,国务院通过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明确提出: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全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帮助他们加快发展。云南省委、省政府又在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有关部署的同时,立足省情实际,明确提出“绝不能让任何一个民族掉队”的口号,制定下发了《关于采取特殊措施加快我省7个人口较少特有民族脱贫发展步伐的通知》,决定将7个人口较少民族作为《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重点,集中人、财、物力,加大扶持力度,全面实施“温饱和农业产业化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科教扶贫、民族文化扶贫和人才培养扶贫”五项工程,力争到2010年实现全省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所有农户和群众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有钱用、有书读,基本消除茅草房及危房的“四通五有一消除”目标。这又使独龙族人民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他们满怀信心,决心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生物经济强县、矿电经济兴县、民族文化旅游活县”的三大目标,按照“抓好生态,打牢基础,培植产业,开辟财源,强县富民”的发展思路,保“两库(动物基因库、植物基因库)”,保生态,着力培育生物、矿电和旅游三大支柱产业,以更快的速度进一步改变自己的面貌,早日达到当地中等发展水平的目标,并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断开创独龙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最终使独龙江峡谷变成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山乡。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