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历史沿革
风俗习惯
发展现状

  1949年9月,循化解放,经过清匪反霸、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1954年2月24日,循化县第一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召开,宣告“循化撒拉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9月,改称“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1958年,撒拉族人民同当地回、东乡各族人民一起废除了宗教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1981年6月,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所辖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经国务院批准,从临夏县析出成立,成为撒拉族的又一民族自治县,撒拉族人民的自治权利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50多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了有效落实,撒拉族居住的地区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随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和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执行,当家做了主人的撒拉族人民热情高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撒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项事业有了历史性的进步。在国家的支持和撒拉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下,撒拉族地区生产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一大批撒拉族干部和科技人才成长起来,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壮大,文、教、卫生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水利建设卓有成效。水利是制约撒拉族地区发展的根本问题。循化县地势南高北低,四周群山环抱,形成东部清水河和西部街子河谷两个平原,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较大,黄河干流自西而东横贯县境北部。而新中国成立前,农民无力利用黄河水利资源,常遭旱灾,故有“干循化”之称。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循化县兴修了各种水利设施。1958年,撒拉族聚居地建成了黄丰渠,全长20余公里,在循化地区第一次实现了引黄河水灌溉。撒拉族还先后建成许多小型水库、水渠涝地、机电泵站,开辟了水源,扩大了灌溉面积。昔日“黄河边上渴死人、旱死苗”的“干循化”,状况大大改变。

  农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在国家的大力支援下,农业机械化水平普遍提高。1978年,循化粮食总产量比自治县成立前的1953年增长1.5倍。在逐步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许多撒拉族农民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撒拉族地区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挥传统园艺业优势,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2000年,农业总产值年增长4.6%,达到6810万元,2004年,循化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42亿元;2005年,农业总产值为1.73亿元。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经营有大小不等的果园,盛产冬果(梨)、杏、葡萄、枣、苹果等。撤拉族居地所出产的薄皮核桃、“线椒”、花椒、红辣椒等也享誉全国。

  特色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创业之路。近几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程,紧紧抓住“阳光工程”、进城农民工培训等项目,开展以拉面、烹饪、汽车驾驶、民族刺绣等为主的技能培训,极大地推动了劳务经济的发展。如2004年和2005年,循化县共投资191.5万元,举办汽车驾驶、针织、建筑、中式面点等专业的农民工技能培训班124期,培训9579人,并及时组织技能鉴定2009人,从而使劳务输出规模逐年扩大,收入稳步增长,使劳务经济在农牧民现金收入中已形成“半壁江山”的局面。同时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努力打造的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劳务品牌“撒拉人家”餐饮品牌、“宁巴石匠”藏式建筑品牌、“撒拉艳姑”民族刺绣品牌等劳务品牌如今已成为引领劳务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劳务品牌。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2005年底,循化县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35049人(次),劳务收入达7400万元。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餐饮业、交通运输、建筑工程和采掘业等四大行业优势。通过发展劳务经济使广大各族群众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更新了观念、增强了信心、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工业经济稳定发展。撒拉族地区逐步建立了电力、农机修造、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企业。循化县在“大工业强县,小工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引导下,工业经济呈现了稳定增长的喜人态势。如撒拉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62%的循化县,2002年完成生产总产值3.13亿元,年增长25.5%,工业总产值1.95亿元,年增长22.7。至2006年,循化县生产总值达到7.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10万元, 增长8.85%,完成工业增加值1.81亿元,增长22.2%。截至2007年五月底,循化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829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2%,完成年计划任务的38.9%;完成工业增加值567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2%,完成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1437万元,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75亿元,同比增长25.2%,产销率达96%以上。

  交通运输事业得到极大改善。新中国成立前,撒拉人水运主要靠羊皮筏、“散勒”(也叫“木瓦”)。木瓦是用一根粗木凿成的小舟,摆渡黄河时,将两只“散勒”连在一起,槽内装载所运物资,由几个“乔瓦吉”(水手)用小划板前后左右划水而行。羊皮筏是由九个或十二个数量不等的羊皮袋扎连而成,上面横放着木头,运载量较重,由水手划板而过。撒拉人陆运主要是“脚户哥”(马帮)们用牲畜(骡、马)驮运。人力搬运主要靠扛、背、拉等,人力运送主要是用背斗背。如今,循化县的交通状况有了较快改善,人力车、拖拉机、汽车代替了畜力搬运,畜力搬运仅成了山地的运输形式了。公路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省道为主干,县乡道为干线,乡村道为支线的公路网络。公路通达深度的提高,极大缓解了交通“瓶颈”的制约,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循化境内有宁(西宁)临(临夏)公路通向甘肃,是沟通甘肃、青海的一条交通要道。另有循(循化)同(同仁)公路通向青海南部。在青藏、青川、青甘、青新及青海省内的其它公路干线上,活跃着一支来自撒拉之乡的运输大军。交通运输业已成为青海省循化农民奔小康的主业,交通运输业中的劳务收入已占全县劳务输出总收入的35.9%,交通运输业中的劳务总收入达2300多万元。

  近年来,循化县拓宽融资渠道,吸收社会资金,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建成了东门、西门、尕别列等5个农贸市场,人民广场综合工程进展有序,广场建设、民俗一条街商业楼已投入使用;依托项目建设的黄河市政大桥飞架县城南北两岸。这些都为循化县商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撒拉族人秉承先祖勇敢、无畏的创业精神,纷纷走出家门,具有撒拉风味烤羊肉、拉面馆、餐厅等小吃店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大城市涌现。

  文化事业重涣光彩。撒拉族通过成立研究会和举办培训班,保护和发展了民族文化。撒拉族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形态多保留在民间建筑、服饰、民俗和饮食等方面,一些文学艺术仅靠口头传播或民间艺人传承。现存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一部700多年前的《古兰经》,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古兰经》手抄本。为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2003年,青海省成立了撒拉族文化研究会,着手培养撒拉族文化研究人才。2005年,国家文物局拨专款修复和保护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清真寺《古兰经》。近年来,各方面专家收集整理了110多万字的民族文化集成。这些努力,使撒拉族文化得到新的发展。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循化县结合实际,制定并实施了以特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富县”战略。由于循化的地理位置和鲜明的民族风情,使它拥有别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以县城为中心,西有积石峡、孟达天池,东有街子区骆驼泉、街子清真寺 (青海第二大清真寺)、文都寺 (十世班禅学经的地点)以及距县城 31公里的喜饶嘉措大师的故居等。地处秦岭山系西端、黄土高原南界和青藏高原东北缘这三大自然区的交汇处的孟达林区,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西双版纳”。2000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建立的孟达自然保护区,是青海唯一以野生植物为主的自然保护区,被认为是研究青藏高原植物群落结构及群落特征的基因库。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极举办撒拉族艺术节、辣子节、全省农运会等活动,编排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歌舞节目如《驼泉》、《快乐的古尔邦节》、《撒拉阿娜买手机》等;还制作发行了反映循化撒拉族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的电视片《撒拉尔的家园》、撒拉族艺人张进锋《撒拉族谚语》专辑等音像制品。

  撒拉族积极发展以刺绣工艺为主的旅游产品。刺绣是撒拉族妇女普遍喜爱喝擅长的手工艺。她们工艺精湛、富有特色,所绣花卉、动物形象栩栩如生,阿文工艺扇、阿文刺绣、风景挂毯等刺绣产品颇受欢迎。2006年2月,为了发展刺绣工艺,循化县举办培训班,专门聘请了民间资深艺人授课,使街子、查汗都斯、孟达等乡镇的116名撒拉族妇女接受培训,提高了妇女的致富能力,推动了撒拉族旅游产业的提升。

  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新中国成立前,撒拉族97%以上的人是文盲,所受的教育主要是经堂教育,以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圣训”为主要内容。随着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式教育也开始深入撒拉族社会。这种新式教育,不但使撒拉族青年了解了简单的伊斯兰教义,也懂得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由于撒拉族受宗教习俗的影响,女童教育成为当地民族教育的难点。为此,循化县在撒拉族聚居区的农村小学专设了撒拉族女童班,女童入学率由1991年的40.3%提高到2007年的99.3%。同时,循化县还专门建立了撒拉族女子中学,为学生免费提供必要的食宿条件,并发放生活补助。撒拉族女子中学建校以来,已先后有1446名学生毕业,266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昔日不出家门的撒拉族妇女,如今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振兴家乡经济作出自己的贡献。新中国成立50多年以来,学校教育在撒拉族地区得到迅速的发展。2004年,循化县各级各类学校114所。西北的各所大学以及我国的高等民族院校,都有撒拉族的大学生。在撒拉族聚居区,新华书店、文化馆、图书馆相继建立,基本满足了撒拉族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

  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加强。新中国成立前,撒拉族地区卫生保健条件极差,自然条件恶劣,高寒缺氧,导致各种原因所致的危重患者得不到及时抢救和正规治疗,严重制约了撒拉族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由于宗教迷信的束缚,有病只能请阿訇“吹赌哇”(用墨汁在碗内写经文然后用水冲服),治肺炎用棉花捻熏鼻子,产妇被迫到牛羊圈里分娩,死亡率较高。新中国成立后,循化建立了县人民医院、卫生防疫站,乡村有了卫生院。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撒拉族地区举办了农村合作医疗,培养了乡村医生,大大改变了过去缺医少药的状况。2004年4月1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的决定》,并于 2004年11月26日批准实施。修改后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第四十八条对医疗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专项资金、农牧民健康保障制度、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以及药品监督管理等方面有更为明确的规定。近年来,在“李嘉诚西部计划项目”的支持下,举办了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县、乡2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以全科医生和适宜技术为主的多层次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提高了医药卫生技术水平。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撒拉族地区社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循化县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38亿元,是1953的130倍;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6亿元,是1953年的167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61元,是1953年的50倍。撒拉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循化县2000年农牧民人均收入930元,至2006年达到2320元。循化县2000年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448元,至2006年达到8030元。2001年国务院把撒拉族等22个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少数民族确定为人口较少民族以来,国家在农田、水利、交通、教育、卫生、农村广播电视、集镇建设等方面进行扶持,并着重解决这些民族的农业发展、行路、上学、吃水、就医、看电视、听广播等突出问题。根据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投入资金6965万元,实施新一轮规划项目13个,对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撒拉族与保安族聚居区17个乡镇、71个行政村的4661户23294人进行重点扶持,有效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保安族、撒拉族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2005年5月,国家通过《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以此为基础,中央和青海省、甘肃省有关部门在深入撒拉族聚居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撒拉族)发展专项建设规划》,并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正式批复。根据这一规划,从2006年到2010年,相关部门将在循化、化隆两县撒拉族聚居的112个行政村,给予良种建设、特色种植业、温棚养畜、人畜饮水、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旅游业等项目扶持。现在,各项扶持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撒拉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正在得到更大的改善。撒拉族和周围各民族一道,走上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康庄大道。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